財團法人林國治藝術教育基金會與美術館

講題:「藕」然與必然——從創作到創生

講者:賴麗君(《老鷹之手》導演)、彭家如(《老鷹之手》監製)

講座時間:2025/09/20(六)14:00-16:00

講座地點:林國治美術館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林國治藝術教育基金會

講座介紹:

位於嘉義民雄的牛斗山,過去有著當地人口最多的村落與蓬勃的蓮藕產業,農田與蓮池遍佈。牛斗山也吸引來藝術家的目光,臺灣前輩藝術家林玉山的國寶級作品〈蓮池〉便取景自這片土地,第二代藝術家林國治也在畫布上留下農田、蓮池與相思木的回憶。

然而,牛斗山近幾十年卻面臨人口老化、少子化與人口外流等問題,產業逐漸凋零。直到紀錄片《老鷹之手》在國際得獎、全國戲院上映之後,這片土地出現了新的轉機。

本次藝苗講堂邀請到紀錄片《老鷹之手》的導演賴麗君與監製彭家如,以他們在牛斗山的切身經歷,一起聊聊這塊土地的故事。《老鷹之手》是賴麗君導演從牛斗山女兒的角度,花五年時間記錄家鄉藕農與地方產業的作品,沒想到卻意外推動地方創生,當地蓮藕產業因而獲得關注,開始轉型、復甦。

而參與拍攝《老鷹之手》的彭家如導演,近五年來重拾畫筆,今年以《老鷹之手》的人物、場景為創作主題,讓片中畫面重新在紙上「活」了起來,藉由繪畫延續電影效應,持續以創作帶動創生的能量。

因「藕」誕生的作品,產生偶然的效應,卻又是眾多因素交織而成的必然結果。賴麗君與彭家如導演將從「藕」出發,娓娓道來他們如何以紀錄片連結土地、回饋土地,展現對家鄉的關懷,見證牛斗山的變化與重生。

講者介紹:

賴麗君

漂泊於雙北的遊牧民族,但總自稱是嘉義牛斗山田庄囝仔,關注近代農村變遷和臺灣女性新住民生存實況。2002年製作關於臺灣九二一大地震《山腳下的四庄番》紀錄片,入選南方影展觀摩片。20年鄉愁召喚,2013年返鄉和彭家如合作執導嘉義首部曲——《神戲》紀錄片,獲得第10屆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劃、38屆金穗獎、23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獎,國際影展邀請放映超過十個國家。
2017年接續拍攝嘉義第二部曲——《老鷹之手》,2021年獲得坎城世界影展(CannesWorldFilmFestival)最佳紀錄片、最佳女性導演獎,同年《老鷹之手》拍攝團隊獲得La Vie舉辦的「台灣創意力100」社會實踐獎。

彭家如

就讀東海建築系,卻醉心於電影,之後赴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攻讀電影系,亦曾參與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電影拍攝,擔任美術助理,與友人合拍多部社運紀錄片,1995年《台灣軍人》獲得金穗獎,其他代表作品有《青少年八家將》、《勇士》,均入選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也曾擔任知名導演鴻鴻、鄭文堂、王育麟、曹瑞原的劇情片攝影師。 2013年和賴麗君共同執導《神戲》紀錄片,2017年擔任《老鷹之手》監製和攝影。認為鏡頭後需具備「詩人」的眼,才能拍出好的作品,2021年以拍攝《老鷹之手》獲得坎城世界影展最佳攝影獎、最佳紀錄片獎。

報名:

報名講座請點擊下方表單填寫資料並送出,歡迎所有對講座感興趣的朋友報名參加,不限年齡,現場名額有限,敬請把握機會!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