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林國治老師
臺陽美術協會秘書長 莊玉明
「藝術是一生的事,所謂人生一世,藝術千秋……」
1952年林國治還是臺南師範藝術科學生時期,在聆聽郭柏川教授演講,這句深奧的語詞扣引幼稚年輕藝苗。今年是林國治老師逝世十週年的日子,我們特別感受到藝術千秋的意涵與其亙古價值。
取材與作畫態度/
林國治以謙卑的態度反省自己作畫種種,節錄1984年8月林國治第四次個展撰文「著重在取材與作畫態度」一文,可了解其創作態度「日常生活中感動的、厭惡的事物是間雜出現著,每有畫因(motif)出現,先做好主觀的說明記錄(dessin),攫取其精銳而已,其餘形式部份再多次數多層次地運用材料慢慢雕琢,吟味、描述原先情意,力求先後的貫通。如何使其富有氣韻生動,變成了多年來努力追求的意願。」
藝苗美術教室/
林國治老師1978年6月底,來到嘉義師專為藝苗畫室招生,這是一個非常「美好而奇妙」的感覺,星期六中午下課後過去畫室,包括玉明在內,約有5-6位學生,成為林國治老師第一批藝苗學生。
上過幾次之後,印象中我介紹同班同學進到藝苗教室學習,如張國華、陳世霖、張建聰等,其他同學也會互相介紹。位於嘉義市北門街與興中街口(約今北門街97號),第一地磅前,師生稱之為「地磅畫室」,之後搬遷幾處。
愛的開端~林國治畫展/
家族及藝苗學生感恩林國治老師的第一個系列活動,2013.12.4-2013.12.11在新北市三重區社教館舉辦「愛的開端」——林國治老師畫展。欣逢林國治老師80大壽,學生們要用這一場畫展為老師祝壽。這一次展覽是由莊玉明召集,鍾寓建策展,服務於新莊區昌平國小的張信務校長、鶯歌區永吉國小的楊涵茵校長邀請林老師子侄輩的吳望如校長合力承辦,還有吳玲君、張國華、林坤隆等旅居北部的學生共同促成一系列巡迴展出。開幕當天學生、女兒合演布袋戲「林國治傳」,溫馨且令人感動!南師同學鄭善禧教授上臺致詞大力讚頌同學林國治藝術成就,傳為佳話!
逝世十週年/林國治美術館成立
財團法人林國治藝術教育基金會成立目的:以弘揚林國治之藝術創作與教育精神,致力推動文化藝術與教育活動。設立登記日期2023.9.25(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法人登記書112證財字第000006號)。
林國治美術館自2019年起開始籌劃,2023年12月30日開幕。開幕展主題以林國治1979年描繪一個碗、一支湯匙及一雙筷子的小品《人生》為主題,別具意義。林國治藝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林虹昱表示,父親說寫生是真的東西,真善美的真。是真的東西,你去發現那個美,然後把它表達在畫面上,那個才真正叫做藝術。在父親逝世後,經過多年的沈澱和努力,這個夢想終於實現,林國治美術館即將座落在嘉義新港,這裡是父親創作的起點,也是姊妹們出生的地方。
回望/質樸有力的一筆
以林國治早期代表作品 1961年《獨身宿舍》油彩畫布30F為例,林國治1955年調新港國小,創作此畫在1963年農曆正月初五與洪阿足老師結婚之前一、二年。此作描繪青年藝術家新港國小單身宿舍的場景,蚊帳前的書籍有著「ALi」字樣,好像宣示「阿里山畫家」的誕生。另一張代表作1958年《秋天的牛斗山》油彩畫布 20M,則見證與師母談戀愛的景點,師母洪阿足老師(1936-2016),扮演林國治老師最堅強的後盾,共同體認藝術的價值。如果林國治老師是鄉野,師母洪阿足老師就像那春風。
如果說林國治老師的塔山、南臺灣鄉野題材是「經」,那蓮花、小魚乾、碗碟、果物、人物等題材就是「緯」。環顧臺灣美術史,在戰後接受藝術教育的第二代藝術家中,林國治始終扮演著如塔山般的角色~靜默而有力,臺灣美術史中質樸有力的一筆!